立足县域促发展 支农支小有实效

自2008年10月我省第一家村镇银行--毕节发展村镇银行挂牌成立,我省村镇银行发展至今已走过近十年历程。

十年来,贵州银监局督促村镇银行机构布局不断向县域倾斜,加快分支机构向乡镇延伸,鼓励各类资本投资设立村镇银行,督促村镇银行坚守"立足当地、立足社区、立足基层、支农支小"经营理念,持续增加农村地区金融供给。在政策引导、严格监管和相关各方的积极支持配合下,村镇银行从无到有、从小到大,在服务县域经济过程中实现稳健发展。

截至2016年末,全省已组建村镇银行62家,覆盖70%县域,资产规模达到332亿元,各项贷款余额205亿元,户均贷款21万元,支农支小特色显著,风险总体可控。村镇银行整体发展质量良好,已成为扎根县域、支农支小的新生力量,在激活农村金融市场、健全农村金融体系、发展普惠金融和支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。

在业务规模上,村镇银行成为服务县域经济的重要力量。在金融服务方式上,村镇银行决策链条短、经营机制灵活,按照市场化原则逐渐形成贴近农村实际的业务流程,开发40多种针对当地经济和产业特点的信贷产品。福泉富民村镇银行提供"整村建档,连片授信"服务模式,已发放涉农贷款223笔、金额608万元,金融服务效率较高。

村镇银行"支农支小"作用日益凸显、不断加大对薄弱领域金融支持力度。截至2016年末,我省村镇银行平均存贷比达84%,农户和小微企业贷款合计151亿元,占各项贷款比重达87%。其中,在我省多个贫困县,村镇银行涉农贷款占当地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的比例达到8%至12%,高于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占比。

全省村镇银行通过争取主发起银行支持,逐渐建立起城市资金回流农村和农村资金留在农村的渠道,为农村地区拓宽资金来源。2016年,全省村镇银行除自身吸收的存款资金外,还引入主发起银行100多亿元资金,切实增强放贷能力,支持和服务农村地区经济发展。

在支持脱贫攻坚方面,全省村镇银行深入贫困地区乡镇和行政村为贫困户建档立卡,抓住当地扶贫工作薄弱点,积极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。威宁富民村镇银行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700余户,2016年末发放扶贫贷款达3000余万元。 (本报记者 田洋)


本文标题:立足县域促发展 支农支小有实效 - 财经
本文地址:www.hennews.com/finance/757.html

评论

  • 相关推荐
  • 新闻
  • 娱乐
  • 体育
  • 财经
  • 汽车
  • 科技
  • 房产
  • 军事